2025年度新一代制冷剂市场发展趋势
制冷剂又称冷媒、雪种、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主要由氢氟酸及氯代烃等为原料制备,广泛应用于房间空调、冰箱冷柜、工商制冷、汽车空调、消防器材、发泡剂、气雾剂、灭火剂等领域。
按照化合物构成以及含氟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水平和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不同,制冷剂可划分为四代,第一代为氯氟烃(CFCs)、第二代为氢氯氟烃(HCFCs)、第三代为氢氟烃(HFCs)、第四代制冷剂主要包括低GWP的氢氟烯烃(HFOs,如HFO-1234yf、HFO-1234ze、HFO-1233zd)、天然制冷剂(CO₂、氨、碳氢类)以及新型混合物(如R-513A、R-454B),其核心特点是环保性能优于前三代,兼顾臭氧层保护和低碳排放,其中HFO-1234yf被誉为最有商业前景的第四代制冷剂。
新一代制冷剂供应情况
第四代含氟制冷剂尚处于推广期,2024年全球第四代含氟制冷剂主要生产企业有霍尼韦尔、科慕、阿科玛、日本旭硝子等国际领先氟化工企业。这些海外制冷剂龙头企业在第四代含氟制冷剂的研发与生产等方面起步较早,依靠先发优势从第四代含氟制冷剂的工艺技术到下游应用技术,进行了完善的专利布局,形成了极高的专利壁垒,进而获得极具优势的商业竞争地位。
受专利保护的制约,中国制冷剂企业通常以代工或合资的模式合作生产第四代含氟制冷剂。国外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催化剂等生产要素,但是销售渠道方面,基本把控在国际公司手中。
第四代含氟制冷剂专利分为生产专利和应用专利两类,国内制冷剂生产企业已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第四代含氟制冷剂的生产技术,但受限于应用专利壁垒,无法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推广。现阶段国内企业必须向海外巨头支付大额专利费用,为其做贴牌代工,多数利润被海外巨头占据。2024年中国外资及合资企业第四代含氟制冷剂产能占总产能的65%以上。
中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第四代含氟制冷剂,且多采用自有技术,但是商业化推广尚存一定难度。国外企业的主流HFOs产品在中国的专利到期时期普遍在2026~2035年。伴随专利保护限制期结束,中国及全球HFOs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HFOs生产国。
新一代制冷剂需求情况
目前全球第四代含氟制冷剂主要用于汽车空调领域,占比约60%~70%;按地区分,欧洲的需求量最大,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R1234yf是目前最具商业前景的第四代含氟制冷剂。R1234yf几乎全部用于汽车空调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剂消费国。近年来,中国制冷剂主要应用于空调、冰箱冰柜、汽车三大领域,其中空调是最大的应用领域,消费量占比约80%,冰箱冰柜和汽车领域分别占比约10%。
目前,中国使用的制冷剂仍以第三代含氟制冷剂为主,第四代含氟制冷剂使用量仅1000~2000吨,主要应用于出口商品,如汽车、冰箱等。
按照《基加利修正案》管控要求,2029年发达国家将消减70%的第三代制冷剂使用量,R1234yf等第四代制冷剂市场需求量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高效能建筑空调等领域。R1234yf在美国和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前景较好,预计2024~2030年全球新一代制冷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