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环氧氯丙烷发展现状
环氧氯丙烷在2025年出现了强劲上涨,累计涨幅在2025年1-9月份中国化工品的前列。根据中国环氧氯丙烷1-9月份市场数据显示,上涨势头是从2025年3月底开始启动,从最低的8850元/吨,上涨至9月初的13000元/吨,累计上涨4150元/吨,涨幅达到46%。
中国环氧氯丙烷已持续上涨超过6个月时间,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行情,期间虽有短暂回调,但是总体上涨趋势十分明显。并且从8月初开始,市场一改震荡行情,出现了连续一个月连续上涨的行情,动力十足。
图1 中国2025年1-9月份环氧氯丙烷价格波动(元)
2025年的持续上涨行情,在过去数十年中是怎样的水平?为此,整理了从2009年至2025年9月份连续16年的价格走势,得到了长周期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信息:
1、中国环氧氯丙烷在过去16年中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行情,其中波动区间在6600元/吨至21000元/吨,振幅达到68%。最高点出现了2021年10月15日,最低点出现在2016年8月24日。
2、中国环氧氯丙烷在过去16年中出现了两波大行情,分别是2010年至2016年期间的震荡探底行情,和2016年至2021年的触底长期反弹行情。这两波行情的出现,与中国环氧氯丙烷的供需结构、政策及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关系。
3、中国环氧氯丙烷2025年1-9月份虽然已累积上涨超过46%,但最高价格距离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水平仅有历史高点水平的50%。2009年至2025年9月份,这16年间的平均价格为11400元/吨。
4、2025年初市场触及历史性低点,随后出现持续上涨。从大周期来说,历史性低点曾经出现过3次。
5、中国环氧氯丙烷在过去16年中整体保持重心上移大行情走势,历史性低点在不断抬高,从2016年的6600元/吨,至2020年的7000元/吨,再到2025年的7800元/吨。
图2 中国环氧氯丙烷长周期价格波动(元/t)
2025年1-9月份中国环氧氯丙烷价格持续上周,给该产品带来的较大利润空间。根据平头哥计算,2025年1-9月份中国环氧氯丙烷年度平均理论利润率在31%,较2024年16%利润水平出现了较大涨幅。
此外,从2009年至2025年中国环氧氯丙烷理论利润率波动来看,过去16年利润水平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走势,其中最高点出现在2018年,理论利润率水平达到46%,最低点利润率为2009年的亏损3%。从利润率波动来看,中国环氧氯丙烷保持相对良好利润,是化工品中为数不多始终保持盈利的产品,这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有密切关系。
图3 中国环氧氯丙烷理论利润率波动
关于2025年中国环氧氯丙烷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下游环氧树脂价格出现上涨,带动环氧氯丙烷价格上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份,环氧树脂价格从年初的1.3万元/吨左右,上涨至9月份的1.46万元/吨,累积涨幅11%左右。环氧树脂虽然上涨幅度不大,但是行情向好,对上游环氧氯丙烷带来一定驱动。
第二,今年供应端有所降低,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2025年2月无棣鑫岳化工闪爆事故导致其环氧氯丙烷装置停产一个月以上;9月华东某企业突发故障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另外,新增产能延后,也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例如内蒙古盘古20万吨项目延期至年底投产,青岛海湾15万吨甘油法装置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第三,2025年风电及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超预期,支撑环氧树脂需求快速曾展,从而间接影响了上游环氧氯丙烷价格。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需求预计2025年突破8万吨,新能源汽车电池封装材料需求同比增长35%,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增长是环氧氯丙烷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图4 中国环氧氯丙烷产业链走势图(元/t)
未来短期内,中国环氧氯丙烷是否仍有上涨空间?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因素:
1、9月份是国庆节前备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新能源等领域,有望驱动环氧树脂需求增加,原料环氧氯丙烷或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2、10月份及之后,环氧氯丙烷部分新增产能将会释放,但短期内可能不会出现井喷。如内蒙古盘古20万吨项目一期7万吨/年虽计划10月试生产,但当前设备安装进度仅完成80%,且需调试周期,实际产能释放可能推迟至2025年底。二期项目13万吨产能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短期内不会释放。另外,青岛海湾15万吨甘油法装置因技术调试问题,实际产能利用率不足50%,恢复也需要一点时间。
3、2025年末装置淘汰或将加速,氯醇法工艺因环保压力加速退出,2025年关停产能预计达9.4万吨,而绿色工艺替代尚需时间,这可能也会对价格有一定的支撑。
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内,中国环氧氯丙烷价格可能会保持相对高位,存在一定回调空间,但是整体幅度不会太大。2026年第一季度存在高位承压,考虑到拟在建项目陆续投产,不排除在此时间存在价格下探的可能,且春节后下游进入淡季,需求呈现明显下降,加剧了市场看跌的预期。
来源:化工平头哥